![](https://imageproxy.pixnet.cc/imgproxy?url=https://pic.pimg.tw/jimmycmlin/1383903568-4127717007.jpg)
咱的台灣~~~~~清明節~~~~~遊子
明仔載開始又是連續歇睏4工的假期,上班的人、讀冊囡仔上歡喜啦!因為一般開店、做
工的服務業,哪有通赫尼阿好空,照常要拍拼賺錢飼家啦!這次是因為清明節來歇睏,咱
就來講寡仔有關清明節的習俗‧
清明節一般在陽曆的4月初5,拄到潤年時是4月初4‧主要習俗有:培墓(華語講掃墓)、
壓紙亦是掛紙,嘛叫做墓祭;培墓是較慎重的祭拜祖先儀式,一般是新墓、茨內增加人口
(親像出丁、娶新婦等等)時,才去培墓,需要準備3牲(亦是5牲)酒禮、12碗菜碗、粿類
(紅龜粿、草仔粿)、sa熟的鴨卵雞卵、金炮燭、銀紙、墓紙(古仔紙)等等‧其他時陣是
壓紙就會使,準備果子、糖仔餅、金炮燭、銀紙、墓紙(古仔紙)等等就會用啦!客家族群
在元宵節過就開始去培墓亦是壓紙,河洛人一般是在清明前仔才開始去培墓亦是壓紙‧
培墓亦是壓紙:伊的本意是去整修祖先蹛的所在,因為日久年長,雜草生著長又滿滿是,
後代囝孫抑是攏無去整理,會予人準做無主墓來侵佔、予大自然來廢棄,按呢,對祖先的
墓地無好好仔照顧,後代囝孫的不孝,對後代囝孫的任何發展亦是無好喔!
一般到祖先的墓地,逐家動手來割草、除草,培土整理,清理墓場的排水溝,才袂積水,
墓牌的字體無清楚時,用銀硃亦是紅色油漆重新描寫,看起來較清楚‧
祭拜時,邊仔守護神的土地公(后土、龍神),絕對嘛要攢1份禮品和金燭,而且要先點香
拜土地公後才拜祖先;拜完嘛是先燒金予土地公,才換燒銀紙予祖靈‧燒銀紙完,要在紙
灰上灑酒,叫做奠酒,上尾仔放炮仔,歸個祭拜儀式才算完成‧
同時家族囝孫將古仔紙(有黃色的、5色的)分散iah在墓龜上,代表意義是修補茨頂的空縫
;不過,真濟人將規把古仔紙用石頭壓在墓牌的頂面,這時毋對的做法,按呢,親像在門
檻頂垂囥石頭,予祖靈出入會撞來kook去,危險啊!這個做法對後代囝孫的發展亦是無好
,以前毋知亦是誤解的人,要緊改過才好啊!
脫殼:家族囝孫將拜好的鴨卵雞卵,挊破剝殼,才將卵殼tan在墓龜上,表示家族的新陳
代謝,代代相傳‧
揖墓粿(臆墓粿、乞墓粿、印墓粿):是家族將拜好的粿類(紅龜粿、草仔粿)分予附近的看
牛囡仔食,希望看牛囡仔毋通放牛來thun祖先的墓地,亦是表示祖德留芳,有通分食;不
過,時代變遷,在台灣即陣早就無看牛囡仔,嘛無牛通看啦!所以,揖墓粿差不多無看到
囉!
講到時代變遷,即馬用火葬的儀式愈來愈普遍,將祖先的骨罐囥在公私立的塔位,每年隨
時會使去祭拜懷念,嘛漸漸予愈來愈濟人接受,因為習俗是眾人的生活公約,雖然無強制
性,不過,一定是綴著時代來調整,雖然,慎終追遠的形式無共,飲水思源、食果子拜樹
頭的精神是共款無變啦!